5 、咖啡怎么分类的 ? 答:单品咖啡和拼配咖啡,这两个是在于一个是单种咖啡豆做的,一个是几款不同产区豆子做的。而一般的单品与espresso是在于做法上的不同,一个是一般情况热水萃取,一个是通过蒸汽压力萃取。 按地域分,非洲豆,美洲豆,亚洲豆及海岛豆 按品种分,可以分为阿拉比卡(Arabica)、罗布斯塔(Robusta)和利伯瑞卡(Liberica )。 6,是不是美式滴滤壶做出的咖啡就是美式咖啡? 答:美式咖啡是由Espresso加水做出来的咖啡,美式滴滤原理大概与手冲无亦,说是美式咖啡也没错,说黑咖啡更准确。 7 ,单品咖啡适合用什么器具冲泡? 答:太多了,单品咖啡一般手冲、法压壶、虹吸壶、聪明杯、爱乐压,都可以。 8,国内的咖啡豆都是进口的吗? 答:我国主要种植咖啡的地区在云南、海南。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咖啡豆,例如,曼特宁,蓝山都是进口的。
9、咖啡新手入门,选择手摇磨好不好? 关于手摇研磨相对不均匀,主要是因为磨盘的设计问题,绝大部分手摇磨使用的是锥形磨刀,此刀的特点就是快速但不均匀,相对均匀的磨刀为平行磨刀,但平行磨刀还有一个特性是慢速,也就是说磨同样克数的粉要多花3-5倍的时间,所以手摇基本不使用平行磨刀。 平行磨刀,你可以联想到农村磨面粉的石磨,通过调整上下磨盘的间距来控制粉粗细,精度高,研磨均匀。大部分手摇磨为锥形磨刀,通过子母磨盘的通道进行研磨,因磨刀上下部分的间距差异较大,研磨快速但精度低。手摇磨豆机因为没有刻度提示,所以要改变一个粗细度,比如从法压更改为虹吸壶的粗细,就需要摸索着调整,浪费一些时间和豆子。 入门手磨价格很便宜,但是磨出来的咖啡粉不均匀,且细粉多,好一点也不便宜,跟一台家用电磨差不多,可以参考:手磨测评 | 以手磨司令官为例,如何去调整研磨度? 10 ,为什么咖啡偏酸?为什么咖啡偏苦? 答:咖啡的酸、苦,跟烘焙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烘焙越浅越酸,烘焙越深越苦。同一种咖啡,不同烘焙的人,想表达的东西不同,烘焙度不同,导致有的偏酸,有的偏苦。但并不是所有的咖啡都适合浅或者深烘焙,一般都会有个大概的烘焙区间,只要落在这个区间内,味道都会不错。 比如说耶佳雪菲这种咖啡,从一爆结束至二爆前停止烘焙,都会有不错的口感,只是看你喜好了,但是很少有人把它烘焙到二爆密集。曼特宁就相反,大部分人都习惯把它烘焙到中深烘焙,或者二爆程度,所以根据豆子的性格去烘焙,
我买到熟的咖啡该怎么保存? 答:如果短时间内喝不完,可以密封好,阴凉处即可,不需要放冰箱,每次喝的时候,取出来适量即可。 咖啡豆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答:国内保质期一般是365天,咖啡豆密封好,放一年是喝不死人的,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豆子的味道越来越差。建议大家的豆子,保存好的情况下,3个月内消灭掉,1个月内喝完更好。 咖啡豆的风味期是15天吗? 从烘焙师的经验来看,咖啡豆赏味期约是15天左右(具体看烘焙度),也就是过了养豆期后,在烘焙日期计算起7-20天内都算风味期,也就是赏味期。
15 到手的豆子需要“养”吗? 答:其实咖啡豆刚烘焙好就可以喝,咖啡豆的烘焙日期代表着新鲜度,通常2-3天内烘焙好的豆子都可以称为新鲜咖啡豆 。然而现烘现买实际上并不是豆子味道最棒的时候,夹杂烘焙时的烟味、豆子本身的气味。 刚烘焙出的熟豆有俗称的“燥感”,主要表现是酸味较为尖锐,不够圆润,甜感还没达到较好的状态,些微涩感在口腔盘旋。烘焙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过程,还有我们未了解的变数。但是燥感是确实存在的口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豆子的味道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第7天会达到峰值,然后越来越趋于“平淡”,刺激的味道会被时间磨平。我建议想喝到风味比较好的口感,还是需要养一下豆,然后在一个月不同时间内喝,感受豆子味道的变化,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养豆期」 静等赏味期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养豆(一般单品豆3-4天,意式豆是7-10天), 16,手冲,虹吸壶,法压壶,爱乐压、摩卡壶等粉要磨多粗? 答:这个用语言描述并不直观,而且很多人听后还是弄不懂。 * 粗磨:大小如粗白糖,适合滤压式咖啡。 * 中磨:砂砾状,大小在粗白糖――砂糖之间,适合滴滤式(滤纸式滴漏)冲煮法。 * 细磨:大小如细砂糖,适合蒸馏式咖啡壶,电动咖啡壶、摩卡壶。 * 极细磨:大小介于盐和面粉之间,适合Espresso、土耳其咖啡,因为家用研磨器无法研磨出这种质感,一般都必须购买现成的研磨粉末,所以假如想在自家享用Espresso,最好饮用量要大,才能喝到新鲜的咖啡。
参考:研磨度区分 | 手冲用多细的粉?区分粗粉、中粉、中细粉、细粉、极细粉 17 ,请问水、粉的比例是多少? 答:大家经常说的粉水比,到底是算粉水比还是粉液比?或者简单说吧,我们经常建议粉水比1:15 ,那究竟是指1克粉冲15克水,还是指1克粉冲出15克咖啡液? 是不是一定要按照1:15,或者1:18,这个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对浓度的喜好不同,水粉的比例就不一样。但是有个大概的比例可供参考,比如10克咖啡粉,冲煮出150~160ml咖啡,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做出来的咖啡你觉得淡,那就多放点儿粉或者少放点儿水。这是只是个简单的调整方法,影响咖啡浓淡的因素,还有粉的粗细、水温、冲煮时间等等,这些好得靠各位慢慢去体会。 日常冲煮 | 粉水比的疑惑 ,金杯萃取到底是算粉水比还是粉液比?
咖啡出油了,好还是不好? 答:通常情况下,深度烘焙的咖啡会有出油现象,即便是刚出锅的豆子没有出油,几天后,豆子可能开始出油,这个属于正常现象。对于出油的豆子,要注意保存并尽快食用。
今天科普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图解 |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分层拿铁咖啡制作指南书单 | 咖啡小白,咖啡爱好者,你需要一份咖啡书指南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法压壶萃取指南!咖啡小白 ,你需要一份Hario V60 滤杯手冲萃取指南科普一下,常见喝咖啡的几个小错误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