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美国生活比较忙碌紧张,不像欧洲、中东一带的人民那样能以悠闲心情享受生活,表现在喝咖啡上头,经常就是一大壶电热过滤式咖啡(DripCoffeeMarker),从早到晚,由于水加得多,咖啡少(一杯十公克的咖啡量对两百CC的水),滋味特别淡薄,因此也多有人批评美式咖啡实在难喝。
其实,在美国各地,咖啡嗜好者只要多费点心力,还是可以品尝到自己喜爱的咖啡口味。如果单纯美式咖啡分为浓淡两大类,美国东岸比西岸喝得浓,南方又比北方浓。以民族而言,南欧及拉丁裔比英、德、北欧移民较嗜好浓烈咖啡。 另外,美国虽然是最大的即溶咖啡外销国家,但美国本身喝即溶咖啡的人却不多。近年来他们日益重视饮食健康的结果,市场尚无咖啡因的销路渐增,而喝咖啡不加糖的风气也越来越普遍。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美国人喝咖啡,也像随意而为的一场即兴演讲,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太多准备,但又能感染人,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美国人的性格里的无拘无束与对自由的追求,让自己只要一开口,就能为自己赢得众多的观众。随后,这种率性而为的咖啡冲泡方法悄然走红,甚至引领起美式咖啡潮流。
事实上,美国人最喜欢也最习惯的是滴滤式咖啡,成本低速度快且量大,很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战争年代里,美国大兵往浓缩咖啡里加水稀释的美式咖啡做法,也不过是为了得到类似滴滤式咖啡的浓度。 而最正宗传统的美式咖啡,其实是由美式(滴滤式)咖啡壶经过较长时间萃取得出的,含有大量咖啡因却少了几分意大利咖啡的精致美味,以至于让意大利人极其鄙夷。
下面正式讲到韩国。 二战之后的局部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让被韩国民众称为“洋药汤”的咖啡开始变得大众化。 美军部队中的咖啡豆和速溶咖啡,非法的,却仍源源不断地,流向了韩国市场,西方咖啡文化对于韩国人的植入至此拉开序幕。 浓缩咖啡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同样太强了,理所当然地,美国大兵的美式咖啡也被韩国人跟风流行,成为国民咖啡,成为在韩国点单时“一杯咖啡”的默认选项!
一种社会文化的流行,是需要和各种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场景当中生长出来的。在咖啡文化传入韩国之前,韩国的饮茶文化已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饮茶之风遍及全国。日常里,韩国人见面时,一般都会选择在茶馆之类的场所进行;韩国人在进食后, 一般都会选择饮茶来去油、解腻、助消化。(另说韩国人有饭后喝锅巴水的习惯,同样起帮助消化的作用。)
而在西方咖啡文化逐步植入韩国之后,饮茶的韩国人便多了一个选择,当时咖啡馆还叫“韩屋”或“茶房”,随后咖啡馆慢慢取代了茶馆的地位。(毕竟像鲁迅先生那样去咖啡馆却自备中国茶的总是少数啊~) 于是,现在的韩国人无论是客户会面、好友相聚,还是学习、相亲,都会首选咖啡馆。就算什么事都不想做就一个人发发呆,也会选择咖啡馆。 而饭后一杯茶的习惯也变成了饭后喝一杯咖啡,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上班族们吃完午饭后都会首选凉爽解渴的冰美式咖啡,而不会选择雪糕。
美式咖啡逐步俘虏韩国人的味蕾,自然也有着咖啡自身的因素。 美式咖啡实际上是一款非常中性的咖啡,其受欢迎程度在男性和女性客人之间基本是一致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式咖啡平易近人的口味。作为纯咖啡而言,其咖啡浓度(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也可以简单理解成苦味)适合大众口味,而且保留了意式浓缩咖啡特有的深烘焙香气以及苦甘口感,清爽舒服。大鱼大肉后来一杯美式,能起到一个清口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因为美式咖啡有着极高的性价比。通常美式咖啡的量较多,而价格仅略高于浓缩咖啡,或者与卡布奇诺差不多价格。若你遇上好脾气的店家,甚至还可以得到免费续杯的优待!
通常分为上下两层,使用时将事先研磨好的粉状咖啡豆放在装有滤纸或金属滤器的上层漏斗状容器,下层则为玻璃或陶瓷制的咖啡壶,把冷水倒进另一个分隔的间隔。启动时,将冷水加热到摄氏90度左右并渐渐地导入漏斗状容器内,使热水经过咖啡粉而流入下方的咖啡壶内。 其实意式咖啡与美式咖啡冲煮所需豆子也是不一样的,意式咖啡需要的咖啡豆是研磨度偏细的,烘焙度较深,压榨出来的咖啡才会香醇浓厚,所以很多时候选择商业拼配或意式拼配的豆子会更佳;而美式咖啡用的是美式滴滤机,它是用热水进行滴滤萃取,更能凸显咖啡豆原本的风味与香气,研磨度也比意式咖啡所需豆子粗一些,这时候咱们就可以挑选一些单一产区的精品咖啡豆,才能更好地直接感受到不同的地域风情! 通常用到:意式拼配豆,曼特宁,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巴西豆子都可以做出美味的美式咖啡。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更多专业咖啡交流 请扫码关注微信:IMAKECOFFEE
前街咖啡 | 广州越秀区达道路保安前街1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