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制咖啡的秘诀熟记于心  记者来到了市区南坛一条街巷里的这家咖啡馆。李伟成身着灰色T恤衫、休闲裤,身材精瘦的他在吧台忙碌起来,并没有听到有人推门而入。原来,他在为客人专注炮制一杯卡布奇诺。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拉花。这是最绚丽的一环,只见他将温度适中的奶泡倒入浓缩咖啡中,有条不紊地左右晃动咖啡杯。随着手上的动作,两个白色桃心绽放在芳香四溢的咖啡上。“拉花有什么讲究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他解释道:“拉花讲究奶泡的浓度以及下奶的流速,除了在技巧上有所考究,很大程度重在咖啡师对牛奶的了解。”  说起咖啡专业性的知识,李伟成侃侃而谈:“一杯卡布奇诺中,牛奶和奶泡占据了三分之二。这杯饮品好不好喝取决于搅拌奶泡的流畅性以及绵密度。”这些经验从李伟成长期实践中得来。他有一个小笔记本,专门记录自己每次在咖啡机上操作的经验。为了搅拌出绵密度和流畅性好的奶泡,他尝试过无数牌子的牛奶,把众多牌子的牛奶同时搅拌到同一个温度并品尝口感,每种牛奶搅拌出来的奶泡软硬度、口感如何,实验结果均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今,他可以完全熟记于心。
  每月工资大部分用来购买咖啡设备  李伟成与咖啡结缘并非一见钟情,而是长期深入了解后逐渐喜欢的。“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咖啡而做咖啡,而是因为成功调制了一杯杯的咖啡后喜欢上它。”2004年至今,李伟成尝试过多份工作,当时19岁的他从一个服务员做起,间接接触到了咖啡。后来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助,他从不懂英文到勤学苦练成为调酒师,学习到与咖啡相通的一些知识,这为他从事咖啡行业打下基础。  十年间,他所涉足的行业并不只有这些,他在企业当过蓝领,也在别人的店铺打过下手,曾尝试开早餐店学做生意……在做这些工作时,他的业余爱好始终是咖啡。通过网络视频、书籍自学,在这个过程中,他确定了自己目标,继而辗转珠三角各地咖啡馆,从学徒做起。当时每月2000元的工资除去生活费用,剩下的全部用来购买咖啡设备练手。  2006年,李伟成回到惠州。当时惠州的咖啡行业正处于萌芽阶段,有了经验的他如愿以偿当上了咖啡师。但他仍不满足,自费到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制作咖啡的课程。在工作之余,更是从早到晚在咖啡机前练手。
  考取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一级烘焙大师  咖啡带给他许多喜悦,也留下过失落。因为调制不出满意的咖啡,他甚至想过放弃。“学到了一定阶段后就遇到了瓶颈,我越想做出好喝的咖啡,反而越做越差。”懊恼不已的李伟成不断鼓励自己,按照原来咖啡师傅的教法去调制咖啡,其余的时间钻研起了咖啡设备。了解咖啡原豆以及机械设备的特点,突破这个瓶颈他就花了3个月时间。2014年,李伟成拿到了来自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一级烘焙大师的证书,在此次考核中,全球只有40人通过。  一颗颗咖啡豆,需要经过咖啡师的筛选、烘焙、研磨,加之敏锐的嗅觉以及味觉,才能调制出香醇可口的咖啡。每次制作咖啡,烘焙这一环节令他有无数的惊喜。“烘焙咖啡豆,除了咖啡豆的质量,掌握烘焙机的风门与火力也很重要。因为要将咖啡豆中残余的水分充分烘干,需要猛火高热。这个过程要把握好度,没有充分烘焙的咖啡带着酸涩,味道不醇;而过度烘焙又会有焦炭味。”对烘焙机有了深入了解后,一锅好的豆子放入烘焙机,嗅到咖啡豆散发出的醇香时,他开心极了:“这锅咖啡豆研磨冲泡出来的效果一定非常好。”咖啡的国 专业的咖啡知识与咖啡技术交流微信号及新浪微博@精品咖啡香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