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烘焙是牛逼,豆子是好。差别就在于:你关心的东西不一样。 今年借来了闻香瓶,打算给自己补补风味知识。 每天集中地闻一闻,大概有些了解。需要么?还是需要,瑕疵味现在辨别地更明白了。“咖啡爱好者”大多着迷在“风味”上,酸不上扬,便不是好咖啡;“咖啡老饕”着迷在“本身”上,要“醇厚顺口”才是好咖啡。 我心里并不觉得哪个就是错了。 你喜欢就好。但如今从了业,知道哪个更难。 个人一直认为:“细腻度”、“醇厚度”、“完整度”就如内在气质,而“水果”、“坚果”、“巧克力”就如外在衣服。 衣服好换,气质难改呀。“换衣服”未必容易;但的确容易过“改气质”。 这事,急不得。 大家说:“贵国浮躁,我们想静静。” 你照样,找“容易”入手,并沉迷其中。
也无怪山寨如此多,器具沾上明星就涨价。 这何尝不是浮躁? 大热的器具,你真心研究过了么?拿前人所得来用,你真的消化了么? 人人都在讲:“咖啡是不断发展的。” 这发展,你足够了解了么? 就如我们,自以为了解“气质”,但“外在”你就真的理解了么? 就算是自身流派的东西,彼此问问,依旧觉得差很远。 展会上,C同学和D生就着新磨豆机吵得很有趣,我们喝着也很有趣,反复辩证,争论,也是丰富理论,明白差异的途径。 不用“新的点”武装自己的脆弱,不用“旧的点”虚张自己的强大,这是我要做的。
不违心地说一句:你们做不做,关我P事。 少年,你等等,停下来看看,再跑。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咖啡沙龙仅作分享。版权信息:以上文章经作者小司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原文作者: 小司侵权请联系: 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 tips@coffeesalon.com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