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28是1935年从坦噶尼喀种抗干旱种群中挑选出来的单一品种。1931年,史考特实验室(A.D. Trench)的高级咖啡官员带领游客参观了坦噶尼喀(现在的坦桑尼亚)。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他注意到在莫迪地区生长着一种似乎对干旱、疾病和害虫具有耐受性的品种。种子被收集并带回斯科特实验室,在那里它的抗旱性得到了证实。而近年来的基因测试也证实SL28这一品种隶属于波旁基因群组。SL34从何而来?SL34最初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肯尼亚的斯科特农业实验室被选中。SL34是从肯尼亚Kabete Loresho地产的一棵树上挑选出来的,而这棵树被称为“法国传教士”。1893年,法国传教士在肯尼亚的布拉(Taita Hills)建立了一个教会,在那里种植了来自留尼汪岛的波旁咖啡种子。1899年,布拉咖啡豆的幼苗被带到位于圣奥斯丁(靠近内罗毕)的另一个法国传教团,并从那里将种子分发给愿意种植咖啡的定居者,这便是所谓“法国传教士”咖啡的起源。
由于历史上法国传教士直接从留尼汪岛运送咖啡种子,法国传教士被广泛理解为波旁品种。然而,最近的基因测试表明,SL34与铁皮卡Typica基因组有关。所以关于SL34是从法国传教士中挑选出来的故事也叫产生了不一样的争议。SL28和SL34咖啡味道有什么区别?SL28和SL34品种遍布整个肯尼亚,如今我们在咖啡馆点单一杯肯尼亚咖啡,基本无外乎这两个品种,同时这两个品种也几乎是以混合的形式,所以肯尼亚咖啡其实基本上是SL28和SL34两个品种的混合味道,虽然两个品种风味类型比较接近。但抱着凡事好奇的想法,前街咖啡希望能再一探两个品种风味的真面目,揭开这层面纱。今天前街咖啡做了小小实验,从肯尼亚咖啡中分出两个品种,并分别杯测,一探两个品种风味上的差异。
首先要做这个小实验,首先我们要知道两个品种的咖啡豆样貌如何区分。从前文中我们知道,SL28品种的基因群组更接近波旁,而SL34品种的基因组更接近铁皮卡,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SL28品种咖啡豆豆貌接近波旁品种,圆身厚实。
而SL34接近铁皮卡品种,我们则可以从中筛出接近铁皮卡豆貌的豆子,豆身俢长,呈椭圆状,侧面看起来比较扁。
筛选分为三个步骤,从确定只有SL28和SL34两个品种中筛选出豆貌较似铁皮卡的咖啡豆,第二步筛出豆身较圆的咖啡豆,第三步分别从中再筛出更接近的咖啡豆,以减少误差。
杯测结果SL28和SL34两个品种风味相似,都是复杂多变的莓果类酸质以及焦糖甜感尾韵。SL34相较于SL28会带有更重的口感,酸质更倾向于黑莓等莓果,整体酸甜平衡,带有焦糖尾韵。而SL28的温度冷下来后更倾向于蓝莓等酸质,酸质略微上扬,甜感也更高,带符合波旁高甜感的形象。
End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