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方面使用86℃,咖啡粉使用量16克,粉水比1:16,研磨度较粗——BG磨豆机6W(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35%),冲煮时间2分05秒。使用这样的水温、研磨度和冲煮时间配比能有效降低咖啡过萃的风险,又能很好地表现摩卡这支咖啡哟!我们一共做了3次的火山冲法,水温、粉水比和冲煮时间都是一样,闷蒸统一注水30克闷蒸15秒然后开始萃取。不同的是3次冲煮分别采用闷蒸后1段,2段和3段萃取。我们做的第一次冲煮采用闷蒸后分3段注水,第一次注水50毫升,第二次注水80毫升,第三次注水100毫升,总注水量260毫升。咖啡入口马上感受到醇厚的body,菠萝蜜风味浓重,带有肉桂和巧克力香,酸度接近青苹果酸,焦糖甜,回甘强烈,余韵很长。但是有过萃的咬喉感,喝完会感觉舌面干燥。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是闷蒸后分2段和直接一段注水到260克,在口感上body会比分3段萃取有所减弱,但是入口更柔顺,肉桂和巧克力的香气正好,酸度有所减弱,更容易被接受了,并且出现了杏仁香质,菠萝蜜的味道不至于过于浓重,余韵有乌梅和奶油香气。其中第三次的一次性萃取余韵有很好的香料香质,而巧克力味道十分香浓,成熟的水果韵味十分讨喜!通过冲煮对比发现,火山冲法中分段越多,每次给水量越少,萃取率越高,也越容易过萃。而分段次数少了,虽然口感和回甘会减弱,但是风味的辨析度会更高,不会过于集中导致失衡。(3段式)(1段式)最后来分别看看闷蒸后3段式和1段式的小视频,如果你喜欢更重的口感可以尝试分3段,而如果想感受更丰富的风味和变化,可以使用1段式注水~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手机浏览中华饮品届













